2009年1月8日星期四

建构教学初探----part1


开学了,终于有机会可以试试假期上教专时所学的东西。
我已在任教的其中两班高二理科班操作新教学法,星期六也将在另一班实施。说起来也没什么,就是给小组讨论一个设计过的问题,算是社会建构主义的问题中心教学法

【活动内容】
我将全班异质分组,每六人一组。同时让他们将桌椅调动、围成一团,然后给予一个开放、生活化的问题,让小组进行讨论。待小组有了结论后,统计各组结论,在让代表阐述意见。最后,要求小组呈交半张纸的讨论结果。

【活动成果】


  • 可能是问题生活化,是学生都会碰上的状况。所以学生都热烈参与讨论,形成良好气氛。

  • 预设的答案有三种,而每个答案都有小组选择。题目还算具备开放性。

  • 学生报告时,逐渐能掌握自身的思维,理清重要观念。

  • 学生课后回馈佳,赞赏活动方式。

执行缺点


  • 事前说明不足,学生讨论后的半张报告内容不够充实。
    改善:请小组先进行职务安排,决定报告员及记录员

  • 有学生搞错题意,讨论过程一直和老师再三确认题目。
    改善:题目应由板书与讲述改为习题单或PPT,且要同学复述题目。

  • 学生不习惯讲述答案背后的理由
    原因:往常的训练只要求学生提供正确答案,而忽略了思维的训练。
    改善:多进行类似活动,并要求学生能理清自身的思维脉络

  • 学生报告完后,太快太直接告诉解答(老师的思考方式)
    改善:应该最多只告诉答案,在慢慢用提示方式引导

  • 问题答案仍不够开放性
    改善:可在题目后,增加一些突发状况,以颠覆原有解答

除此之外,时间安排有缺失。一班是在剩半堂课时勉强进行;另一班则矫枉过正地在连续两堂课的前段就进行,又剩下半堂课进行传统的讲述教学,又有学生打瞌睡了。



问题中心教学法,最最关键的是------适当的问题。而我这次的题目是:
在下着雨的路上,车子从A到B间行驶固定的路程。问车子挡风玻璃上碰到的雨量与车速有何关系?车速快的挡风玻璃碰到的雨量较多?较少?还是一样呢?

1 条评论:

HAO 说...

教學技術就像做出一個藝術品一般
沒有絕對的答案
很高興知道你正在試驗一些教學法
恭喜你!

HAO